• 首页
  • 参观
  • 展览
  • 科教
  • 信息
  • 典藏
  • 关于
开放时间

9:00-18:30

每周二至周日

(18:00停止入馆)

每周一闭馆

(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如有需要临时闭馆,届时将告知公众

参观指南
立即预约

30/04

2025

四川博物院开展“五一”前安全工作部署及安全检查工作

为认真落实四川省文物局、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关于印发《全省文物博物馆单位消防隐患排查整治2025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切实维护四川博物院五一劳动节期间安全形势持续稳定,2025年4月29日,四川博物院召开五一节前安全工作部署会议。会议上,向和频书记传达了“全省旅游行业导游乱象、强制消费等问题整治暨五一期间全省文化旅游安全生产和假日市场工作视频会议”和省文物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强调“五一”期间,旅游市场将迎来客流高峰,全院上下务必要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强化设施设备安全管理,落实重点场所安全责任,筑牢文物安全防线,维护馆内秩序,加强舆情防范工作等工作。为游客提供停车指引、讲解导览、应急救助等贴心服务,确保假日期间安全平稳有序。2025年4月30日上午,四川博物院组织由院领导带队、清江路消防站吕羽副站长、多个部门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组成的检查组,进行“五一劳动节”前安全检查工作。此次检查包含了展厅、文物库区、办公楼、驻院单位、配电房等重点区域的设备设施安全、用电安全、疏

30/04

2025

四川博物院与成都市草堂小学馆校跨学科教研活动顺利开展

为深化新时代教育创新实践,探索馆校协同育人新模式,2025年4月29日上午9时,四川博物院与成都市草堂小学联合举办的《汉代文物里的盛宴——庖厨俑里的饮食密码》跨学科教研活动在川博研学中心正式拉开帷幕。活动伊始,四川博物院副院长钟玲、公众服务部主任王瑞昌、科教中心副主任何东蕾及科教中心博物馆教育研究所教师,与成都市草堂小学副校长彭晓爽、科研室主任罗敏等20位学科骨干教师齐聚一堂,大家共同观摩了四川博物院科教中心精心设计的《汉代文物里的“盛宴”——庖厨俑里的饮食密码》跨学科博物馆课程。该课程以汉代庖厨俑为切入点,融合历史、语文、科学、美术等多学科视角,借助文物解析、情境模拟、任务驱动等多元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汉代饮食文化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与审美意趣,为在场教师呈现了一堂精彩纷呈的博物馆课程。随后在四川博物院科教中心何东蕾的主持下,双方教师研讨环节有序展开。四川博物院科教中心张莎详细分享了本课程设计的思路,她指出,该课程属于汉代饮食文化系列课中的一节,以庖厨俑为核心

30/04

2025

文物活化展新姿 文旅融合谱华章——四川文博创意展惊艳旅博会

2025年4月25日至27日,以“文旅融合·美好生活” 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中国(乐山)国际旅游博览会在峨眉山市成功举办。在四川省文物局的指导下,四川博物院牵头组织近20家知名博物馆组成的四川文博创意展集体亮相博览会。首次亮相旅博会的四川文博创意展区凭借超高人气成为全场焦点。在展示内容方面,该展区以五大主题单元精彩呈现巴蜀文化魅力:“人文盛景 历史瑰宝”—荟萃巴蜀文明精粹、“绝壁重光 和美与共”—呈现石窟艺术保护成果、“世纪考古 享誉天下”聚焦重大考古发现、“红色沃土 精神丰碑”—赓续红色文化血脉、“巴蜀文物 博物叙事”—创新文物活化利用。在文化创意产品展区汇聚了四川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馆等博物馆的千余件精品文创,其中四川博物院推出的“芙蓉花瓣金饭碗冰箱贴”和“摇钱树抱枕”文创产品,凭借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巧的设计深受外宾团队喜爱。四川文博展区以创新的设计、沉浸式体验和数字互动等多元形式,让沉睡的文物焕发时代光彩,生动展示出四川文博以文物为笔、历史为墨勾勒的文旅融合壮美画卷,让古老遗

临时展览
  • 纹脉绵长——四川各民族文物上的吉祥图案特展

    地点

    临展1厅(1楼)

    2025

    04.30

    2025

    08.31

  • 传承 创新 发展:四川博物院社会教育展

    地点

    临时展厅4(2楼)

    2025

    02.18

  • 传奇之旅:马可波罗与丝绸之路上的世界

    地点

    临展1厅(1楼)

    2024

    12.21

    2025

    04.15

  • 四川博物院藏张大千敦煌文物展

    地点

    临展1厅(1楼)

    2024

    12.18

    2025

    03.31

  • 雄关古道 经纬中华——大蜀道上的天地人与中国精神

    地点

    临展3厅(3楼)

    2024

    07.28

    2024

    11.03

馆藏精品

陶瓷类

石刻类

金属雕刻类

书画碑帖类

近现代类

民俗类

民族类

文创产品
象首耳小夜灯
“象首耳小夜灯”是基于四川博物院镇馆之宝“西周象首耳纹铜罍”转化、设计、研发的一款文创产品,由38个部件通过榫卯拼装成为一件极具创意的小夜灯,用别致的方式展现四川博物院馆藏文物“西周象首耳纹铜罍”的独特魅力。

Meet

Sichuan Museum

遇见四川博物院

虎势茶刀
战国兽面纹铜戈,以铜戈为形,搭配竹节状握柄,将战国势破千军的武器戈,巧妙转化为手中享茶好物。

Meet

Sichuan Museum

遇见四川博物院

嵌错宴乐攻战纹铜壶链型书签
此壶图案内容丰富多彩,生动地反映了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巴蜀大地上生产、生活、军事、礼俗的场面。在这件高仅40.3厘米的壶面上,刻画200多个人的形象和配景,表现了制造者超高的技艺,同时显示了巴蜀地区独特、精湛的嵌错工艺。

Meet

Sichuan Museum

遇见四川博物院

象首耳兽面纹铜罍链型书签
象首耳兽面纹铜罍是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的大型盛酒器和礼器,同时也是巴蜀文化重最重要的青铜礼器。此罍纹饰主体突出,布局对称,构成瑰丽繁缛的图案,颇为生动。对青铜纹样二次创作作为主图案,底纹使用各式青铜纹样组合而成。采用烫银工艺制作,显得沉稳、精致。​

Meet

Sichuan Museum

遇见四川博物院

蜀印•蚕项链
自古男耕女织,昼出耕田夜绩麻的劳作虽清苦,却承载着最朴实坚贞的爱情。穿越千载的古蚕图案,为爱承诺——缠绵相依,不离不弃。圆形吊坠,立体浮雕,复古做旧工艺,赋予独特的色泽与质感,手工链点缀铃铛,远古神秘与现代浪漫交织。

Meet

Sichuan Museum

遇见四川博物院

查看更多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0820号

蜀ICP备130254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