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17:00
每周二至周日
(16:00停止入馆)
每周一闭馆
(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如有需要临时闭馆,届时将告知公众
14/11
2025
文博为媒育新苗 馆校协同启新程——2025年四川省文博研学联盟年会在遂宁圆满举行
11月12日至14日,以“馆校协同 实践育人”为主题的2025年四川省文博研学联盟年会在素有“文贤之邦”美誉的遂宁圆满举办。作为全省文博研学领域的年度盛会,本次活动由四川省博物馆学会指导,四川省文博研学联盟主办,四川博物院、遂宁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遂宁市博物馆联合承办,四川省博物馆学会公共教育专业委员会协办,汇聚了全省文博机构、中小学、研学企业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百余位代表,共商文博研学高质量发展路径,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教育创新融合注入强劲动力。预备会议谋长远:明确方向,夯实发展根基11月12日晚,联盟预备会议顺利召开。四川省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科技教育处)处长张天文、四川博物院副院长钟玲出席会议,对联盟未来发展提出宝贵建议。张天文强调,研学活动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热潮之中,省文物局高度重视相关工作推进。联盟需坚持公益属性与业务发展相统一、保护修复与利用传播相统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尤其要严肃对待意识形态、研学质量、教学安全及博物馆安全等关键问题。同时他建议,联盟
14/11
2025
“江河孕育青铜川晋对话文明”--四川博物院携手山西博物院开展流动博物馆优质课程直达校园社区活动
长江黄河孕育千年文脉,青铜瑰宝见证文明交融。四川博物院与山西博物院联合推出“江河孕育青铜川晋对话文明”流动博物馆系列活动,打破博物馆围墙,使优质文博课程与沉浸式体验直达基层。聚焦“江河孕育青铜”主题,两院精心设计配套课程与研学手册,内容涵盖川晋青铜文物特点、文明发展时间轴、互动思考题及体验活动指引,既为学生构建起青铜文化的系统认知体系,也让活动形式更丰富、内涵更深厚。活动于2025年11月12日至13日先后走进成都市青羊区西御河街道社区、资阳市雁江区第三小学,覆盖近800名社区居民与师生。社区专场,让流动文化服务直达基层11月12日,《探寻古蜀与三晋的青铜文明密码》课程在成都市青羊区西御河街道社区开展。活动以“25分钟讲解+35分钟动手”为形式,同步设置集章、木版画拓印等多元体验,山西博物院带来的5件青铜文物复制品,更让居民得以近距离观察青铜器物细节。校园专场,解码川晋青铜的“多元一体”11月13日,流动博物馆走进资阳市雁江区第三小学,为三至五年级学生设计分层课程与体验活动,让不同年龄段
11/11
2025
四川博物院优秀志愿者赴陕西圆满开展“万里行”活动
2025年11月3日至11月9日,四川博物院公众服务部组织志愿者管理人员、优秀志愿者代表一行16人前往陕西开展“志愿者万里行”活动。陕西历史文脉悠长厚重,秦汉雄风、盛唐气象闻名遐迩。此次四川博物院志愿者赴陕西开展 “志愿者万里行” 活动,旨在了解陕西各地志愿者工作的同时,深度探寻三秦大地的历史根脉,研习秦汉隋唐的文明瑰宝,体悟千年古都的文化魅力。四川博物院志愿者团队先后前往宝鸡、西安、咸阳等地博物馆,通过与当地博物馆同仁及志愿者伙伴的座谈交流,探讨分享了志愿者招募机制、服务流程规范、激励制度等管理实操经验,并围绕秦汉唐文化主题,依托三地丰富的馆藏文物特色与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搭建常态化互动学习平台,进一步夯实志愿者跨区域合作基础,凝聚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强大合力。在陕西各博物馆专业讲解员、志愿者的引导下,四川博物院志愿者团队开展了沉浸式参观学习,不仅对秦汉唐三代一脉相承又各具风华的历史演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对古人非凡的智慧与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生命力产生了深刻感悟。此次“志愿者万里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