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博介绍
- 领导介绍
- 机构设置
- 工会组织
-
部门风采
-
宣传营销部
- 荣誉奖项
-
陈列展览部
- 年鉴
-
公众服务部
- 工作照
-
文保中心
- 知识分享
- 荣誉奖项
- 年鉴
-
科教中心
- 荣誉奖项
-
宣传营销部
- 艺术风采
四川博物院部分展厅暂停开放的公告
尊敬的观众朋友:因四川博物院安防系统升级改造施工需要,为保障文物及观众安全,经研究决定,自2024年3月1日(星期五)起四川民族文物馆闭馆。恢复开放时间四川博物院将通过网站、微信、微博等渠道发布,敬请留意。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同时感谢您长期以来对四川博物院的关心、支持和理解。特此公告。
26
02-2024
“龙行中华——2024年春节贺岁特展”首场专题学术讲座精彩开讲
今年是传统十二生肖中的甲辰龙年,作为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龙的身上有着太多值得探寻的故事。为多维度解读“龙行中华——2024年春节贺岁特展”的主题与内涵,阐释“龙”和“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深厚底蕴,四川博物院特别策划推出专题学术讲座。2024年2月25日下午2点半,首场讲座于四川博物院学术报告厅隆重开讲。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及徐,受邀为观众们带来了精彩的《漫谈“龙”与“年”》讲座。本场讲座由四川博物院副院长钟玲主持。在中国人的传统认知里,龙是行云步雨的星君,世间祥瑞的化身,至宋代以后,则与皇族联系,成为至高权力的象征。龙真的是如此玄幻神秘、虚无缥缈的吗?周教授通过对《左传》《国语》《周易》等先秦经典的解读与梳理,结合西晋左思《文选•吴都赋》及刘逵的注释等文献,经过缜密分析与考证,得出结论:上古文献中的“龙”,是真实的动物,到了东汉,真实的龙在黄河流域消失,逐渐变成了神话中的图腾;及至公元三世纪末的西晋,作为长江流域土著人语言中对鳄的称呼,“鳄”在文献中有了最早的记录,根
25
02-2024

“龙行中华——2024年春节贺岁特展”首场专题学术讲座精彩开讲
今年是传统十二生肖中的甲辰龙年,作为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龙的身上有着太多值得探寻的故事。为多维度解读“龙行中华——2024年春节贺岁特展”的主题与内涵,阐释“龙”和“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深厚底蕴,四川博物院特别策划推出专题学术讲座。2024年2月25日下午2点半,首场讲座于四川博物院学术报告厅隆重开讲。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及徐,受邀为观众们带来了精彩的《漫谈“龙”与“年”》讲座。本场讲座由四川博物院副院长钟玲主持。在中国人的传统认知里,龙是行云步雨的星君,世间祥瑞的化身,至宋代以后,则与皇族联系,成为至高权力的象征。龙真的是如此玄幻神秘、虚无缥缈的吗?周教授通过对《左传》《国语》《周易》等先秦经典的解读与梳理,结合西晋左思《文选•吴都赋》及刘逵的注释等文献,经过缜密分析与考证,得出结论:上古文献中的“龙”,是真实的动物,到了东汉,真实的龙在黄河流域消失,逐渐变成了神话中的图腾;及至公元三世纪末的西晋,作为长江流域土著人语言中对鳄的称呼,“鳄”在文献中有了最早的记录,根
25
02-2024

四川博物院部分展厅闭展的公告
尊敬的观众朋友:因展览调整,“盛世莲开——中国文化中的莲荷意象特展”临展厅将于2024年2月21日闭展,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敬请谅解。
21
02-2024
四川博物院2023年大事记
一月1月16日“我们的家·我们的博物馆”大型馆校主题教育活动 圆满收官。二月2月19日挥毫泼墨 丹青绘彩 “巴蜀书画兴趣班” 精品课程在四川博物院学术报告厅开班四月4月7日巴蜀书画教育研讨会在四川博物院圆满举行。4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专家组到四川博物院开展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复核暨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申报评估工作。五月5月15日四川博物院以“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理念,在天府国际机场T2航站楼B指廊开设四川博物院天府文创馆,面积达到162平方米。5月17日川渝联办第三届“巴山蜀水”博物馆文创展及文创IP运营交流活动。5月17日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川渝主会场活动在重庆长寿举行,2022年四川省博物馆精品推介项目揭晓,四川博物院斩获7个奖项。5月18日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四川博物院喜获两项大奖。第一项奖:四川博物院、四川省诗书画院、眉山三苏祠博物馆联合承办的“高山仰止回望东坡——苏轼主题文物特展”喜提“第二十届(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优胜奖”。第二项奖:四川博物
19
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