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参观
  • 展览
  • 科教
  • 信息
  • 典藏
  • 关于

四川博物院《博物馆学刊》(第十辑)制作出版服务项目(第二次)比选更正公告

项目名称 四川博物院《博物馆学刊》(第十辑)制作出版服务项目(第二次) 项目编号 QXZB-2024-0462Z 招标方式 比选 代理机构 四川乾新招投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机构地址 成都市高新区吉庆三路333号蜀都中心二期一号楼一单元401号 代理机构联系人 陶正 代理机构联系电话 028-61375575转630 比选人 四川博物院 比选人地址 成都市青羊

11

06-2024

江渎文化活动月第二场专题讲座圆满举办

阐释天府水文化,讲述江渎文化故事。6月8日下午2点半,“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江渎文化活动月第二场专题讲座于四川博物院学术报告厅盛大开讲。四川大学古文字与先秦史研究中心主任彭邦本教授,受邀为观众们带来了题为《大禹、李冰以来:古蜀水文化漫谈》的精彩讲座。本场讲座由四川博物院副院长谢丹主持。彭教授首先明晰了文化与水文化的概念,狭义的文化,通常指人的生活方式,有着丰富的内涵,广义的文化可理解为“人化”,即人所创造的一切。水文化,是人类在应水而生、依水而存、与水相生相克、以水求发展的过程中,用水、治水、惜水、护水、兴水利、避水患的全部物质、制度和精神创造物。彭教授结合《尚书》《史记》《蜀王本纪》《华阳国志》《水经》等丰富的文献资料以及考古资料,梳理了大禹兴于西羌,以疏导为方略,疏堵结合的蜀中治水历程。此后的李冰治蜀,正是沿用了这种治水理念以及蜀地本土的竹笼卵石、杩槎等技术模式,并吸收利用了人工湖泊津流径通等中原水文化因素,才得以修建独步天下、泽被千秋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渠首

08

06-2024

江渎文化活动月第二场专题讲座圆满举办

阐释天府水文化,讲述江渎文化故事。6月8日下午2点半,“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江渎文化活动月第二场专题讲座于四川博物院学术报告厅盛大开讲。四川大学古文字与先秦史研究中心主任彭邦本教授,受邀为观众们带来了题为《大禹、李冰以来:古蜀水文化漫谈》的精彩讲座。本场讲座由四川博物院副院长谢丹主持。彭教授首先明晰了文化与水文化的概念,狭义的文化,通常指人的生活方式,有着丰富的内涵,广义的文化可理解为“人化”,即人所创造的一切。水文化,是人类在应水而生、依水而存、与水相生相克、以水求发展的过程中,用水、治水、惜水、护水、兴水利、避水患的全部物质、制度和精神创造物。彭教授结合《尚书》《史记》《蜀王本纪》《华阳国志》《水经》等丰富的文献资料以及考古资料,梳理了大禹兴于西羌,以疏导为方略,疏堵结合的蜀中治水历程。此后的李冰治蜀,正是沿用了这种治水理念以及蜀地本土的竹笼卵石、杩槎等技术模式,并吸收利用了人工湖泊津流径通等中原水文化因素,才得以修建独步天下、泽被千秋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渠首

08

06-2024

“水韵天府 千年文博”“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江渎文化月第三阶段活动仪式圆满举行

2024年6月7日下午,“水韵天府千年文博”“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江渎文化活动月第三阶段活动仪式在四川博物院举办,来自省内外的领导、专家、学者和广大市民共同见证了这一盛会。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彭邦本,四川省水利厅正高级工程师、水文化专家王晓沛,四川省旅游学会副会长杨丹,青羊区草堂街道党工委书记温玉戈,四川博物院党委书记向和频,副院长钟玲等参加活动。公众服务部副主任王俐俐主持活动。此次活动月自“五·一”假期前夕拉开序幕,已历时38天。在前两个阶段中,活动以图片展览、文创集市、学术讲座、科普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了省内外十余万游客参与。今天,江渎文化月进入第三阶段,结合“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四川博物院为公众带来了更加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并着力探索长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文物内涵。四川博物院科教中心副主任郭军涛介绍了与“南渎大江之神”相关馆藏文物信息及现阶段研究进展。典藏部艾晓晨公布了文物征集方案,让现场观众对长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随后,文物保护与修

07

06-2024

“水韵天府 千年文博”“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江渎文化月第三阶段活动仪式圆满举行

2024年6月7日下午,“水韵天府千年文博”“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江渎文化活动月第三阶段活动仪式在四川博物院举办,来自省内外的领导、专家、学者和广大市民共同见证了这一盛会。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彭邦本,四川省水利厅正高级工程师、水文化专家王晓沛,四川省旅游学会副会长杨丹,青羊区草堂街道党工委书记温玉戈,四川博物院党委书记向和频,副院长钟玲等参加活动。公众服务部副主任王俐俐主持活动。此次活动月自“五·一”假期前夕拉开序幕,已历时38天。在前两个阶段中,活动以图片展览、文创集市、学术讲座、科普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了省内外十余万游客参与。今天,江渎文化月进入第三阶段,结合“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四川博物院为公众带来了更加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并着力探索长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文物内涵。四川博物院科教中心副主任郭军涛介绍了与“南渎大江之神”相关馆藏文物信息及现阶段研究进展。典藏部艾晓晨公布了文物征集方案,让现场观众对长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随后,文物保护与修

07

06-2024

上一页 下一页
到第
共4181条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0820号

蜀ICP备130254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