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参观
  • 展览
  • 科教
  • 信息
  • 典藏
  • 关于

说文解物 | 人面形玉佩:五千年前的“魔性表情包”

说文解物 | 人面形玉佩:五千年前的“魔性表情包”

07

03-2025

川博文创丨千年笑靥映今朝——解码巴蜀女子的多维美学基因

川博文创丨千年笑靥映今朝——解码巴蜀女子的多维美学基因

07

03-2025

“传承·创新·融合:全球视野下的博物馆教育”国际交流活动征稿通知

为促进全球博物馆教育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实践创新,推动文化传承与科技融合,由中国博物馆协会区域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办,四川博物院和陕西历史博物馆拟于2025年9月共同承办“传承·创新·融合:全球视野下的博物馆教育”国际交流活动。现面向全球文博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从业者公开征稿,诚邀各界专家学者、青年才俊分享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入选的论文摘要将以学术海报的形式于会议期间展示。入选论文的全文将编入四川博物院《博物馆学刊》并予以出版。此外,部分作者还将受邀参加国际交流活动并进行发言。一、征稿主题:传承·创新·融合:全球视野下的博物馆教育分议题:1.技术赋能——博物馆教育的数智化创新2.理论与实践——博物馆教育的核心命题投稿文章可以聚焦以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博物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博物馆教育学的学科构建、分众化教育策略、馆校合作模式、教育人员的专业化培育路径、社会教育功能拓展等。 2.国际交流与本土化实践:跨国博物馆合作案例、文化差异下的教育创新、全球文明互鉴经验。 3.数字技术与教育

06

03-2025

“巴蜀文明与世界文明”研究工作 第一阶段汇报会顺利举行

2月28日,四川博物院“巴蜀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研究项目”第一阶段学术汇报会在我院研学中心一楼会议室举行,会议由四川博物院科教中心张丽华主任主持,承担该项科研课题项目的子项目负责人就研究进展情况和阶段性成果进行了详细汇报,“巴蜀文明与世界文明”研究工作以我院科研人员为主体,并联合相关高校、文博单位、科研机构等研究力量进行总体统筹、协同推进。本次会议上,我院特聘研究员、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王大伟研究员,来自泸州市博物馆、交子金融博物馆、四川名人馆等文博机构的研究人员以及我院各业务部门人员共21人,在巴蜀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的研究框架下,从物态文化、精神文化、文明交流、巴蜀文明走向世界、四川历史名人等方面进行了具体梳理与阐释,并就研究思路、方法等进行分享交流。最后,该项工作负责人侯世新研究员作了总结发言。会议的成功举行,标志着我院“巴蜀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研究项目第一阶段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良好开局,后期我院将通过常态化交流等形式持续深入推进该项科研工作,以期通过展览、专著等研究成果,进

02

03-2025

“巴蜀文明与世界文明”研究工作 第一阶段汇报会顺利举行

2月28日,四川博物院“巴蜀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研究项目”第一阶段学术汇报会在我院研学中心一楼会议室举行,会议由四川博物院科教中心张丽华主任主持,承担该项科研课题项目的子项目负责人就研究进展情况和阶段性成果进行了详细汇报,“巴蜀文明与世界文明”研究工作以我院科研人员为主体,并联合相关高校、文博单位、科研机构等研究力量进行总体统筹、协同推进。本次会议上,我院特聘研究员、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王大伟研究员,来自泸州市博物馆、交子金融博物馆、四川名人馆等文博机构的研究人员以及我院各业务部门人员共21人,在巴蜀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的研究框架下,从物态文化、精神文化、文明交流、巴蜀文明走向世界、四川历史名人等方面进行了具体梳理与阐释,并就研究思路、方法等进行分享交流。最后,该项工作负责人侯世新研究员作了总结发言。会议的成功举行,标志着我院“巴蜀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研究项目第一阶段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良好开局,后期我院将通过常态化交流等形式持续深入推进该项科研工作,以期通过展览、专著等研究成果,进

02

03-2025

上一页 下一页
到第
共4297条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0820号

蜀ICP备130254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