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参观
  • 展览
  • 科教
  • 信息
  • 典藏
  • 关于

国庆长假首日罗强副省长到四川博物院检查指导工作慰问一线文博工作者

10月1日上午,省政府罗强副省长到四川博物院检查指导国庆大假期间假日保障工作,慰问奋战在一线的文博工作者。罗强重点检查了国庆假日期间疫情防控和安全工作落实情况,现场听取了四川博物院观众服务工作方案汇报,对四川博物院的疫情防控工作、假日安全工作以及开放服务予以了充分肯定,对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远古四川两个新展的内容设计和陈展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代表省政府对奋战在一线的文博工作者予以深切慰问。罗强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和安全工作的一系列指示批示精神,按照文旅部和国家文物局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一手抓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一手抓文旅服务和文旅经济恢复,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希望四川博物院在推出延时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和途径,向公众提供安全、优质的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省政府副秘书长刘全胜,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王毅及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四川博物院相关负责人陪同检查。

01

10-2021

戴允康厅长深入四川博物院调研指导

9月30日下午,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戴允康赴四川博物院调研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开展情况,指导国庆假期开放准备工作,并看望慰问一线文博工作人员。省文物局副局长李蓓及博物馆处负责人,四川博物院班子成员陪同调研。戴允康向奋战在一线的干部职工致以敬意。他表示,四川博物院上新的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展出文物不仅数量多,量级也很高,能够将长江流域代表性的青铜重器荟聚一堂,策展团队付出了辛苦的努力。他相信此次特展在让公众大饱眼福,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也能够激发公众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的深刻感悟,将会在国庆大假期间迎来参观热度的飙升。他要求,四川博物院要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和“三多两有”等疫情防控措施,做实做细各项安全防范工作,让公众在博物馆度过一个安全充实愉快的假期。戴允康指出,四川博物院这个团队正成长为一个能谋事,也能成事的团队,希望大家始终保持锐意进取的积极状态,利用好长江流域博物馆联盟这类区域性博物馆联盟平台,打开合作之路,创新之路,充分发挥博物馆作为城市“文化

01

10-2021

四川博物院召开2021年国庆节假日工作安排部署会

为认真落实国家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国庆节全国文化和旅游假日市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文化旅游厅、省文物局的工作要求,四川博物院9月30日召开2021年国庆节假日工作安排部署会。韦荃院长主持会议并讲话,分管院领导传达了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安排相关工作,院属各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指出,我院作为全省重要的文化窗口,向公众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文化服务,不断增强观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我们的第一要务!国庆大假期间正值“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开展和举办文创嘉年华活动,要做好迎接人流高峰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会议要求,既要满足群众假期文化需求,优化产品供给提升服务质量,又要扎实抓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假日保障。一是落实措施,加强防控。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严格执行我院疫情防控指南和假期工作方案的的各项防控措施,一丝不苟做好错峰控流、验码测温、消毒消杀和物资储备等防控工作,进一步完善应急设施设备;二是压实责任,确保安全。进一步压实院领导分管领域责任、部门负责人部门安

01

10-2021

四川博物院开展2021年“国庆”节前安全大检查

为认真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国庆节全国文化和旅游假日市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确保2021年国庆假日期间我院的平安稳定, 9月29日下午,谢志成副院长带领四川博物院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对展厅、监控室、水泵房、配电房、文物库房、文创嘉年华等重点要害部位进行安全检查;对本院疫情防控重要点位、应急设施、防控物资准备等进行了检查。本次重点检查了消防设施是否完好运行,消防器材、逃生自救设备是否健全,安全疏散通道是否畅通,疏散标志和应急照明是否齐全,有无私拉乱接电线,有无违规乱放杂物;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是否切实可行,防疫物资是否按照要求进行了保障和储备。检查时,谢志成要求各岗位人员要及时排查所管辖区域的消防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置;做好各种不同等级设备的季检、月检、日检工作;安保部要加强巡查并监管好全体保安人员严格履行工作制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节前安全检查已经成为我院安全工作的常态,通过安全检查时刻提醒我们安全工作不能有丝毫麻痹,安全防范措施一定要落实落细,切实做到“安全第一

30

09-2021

《长江流域的青铜文明》学术讲座精彩开讲

2021年9月28日下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北京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孙华老师,在四川博物院学术报告厅为广大观众做了一场题为《长江流域的青铜文明》的学术讲座。此场讲座也是“川博讲堂”配合“山高水阔 长流天际——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系列学术讲座的第一讲。讲座由四川博物院谢丹副院长主持。孙华老师从陶器发明、稻作农业、观念艺术三个方面讲述了长江流域对中华文明的贡献,这也是长江流域青铜文明起源的基础。在讲到观念艺术时,孙老师特别强调,长江流域是中国早期宇宙观念、神话传说和艺术形式的发祥地;古蜀文化中太阳崇拜思想、神祗形象和组合形式等,可能起源于长江中游地区,是在四川盆地完成了体系化的过程;这些艺术观念是长江流域早期文化一体化的表现,并且影响到了黄河流域;中国上古广大范围内形成的太阳崇拜在内的宇宙观念、哲学思想和艺术形式,是中国古代王朝和统一帝国形成的思想基础之一。接着,孙华老师讲述了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的发生和发展。考古资料证明,长江上中下游进入青

30

09-2021

上一页 下一页
到第
共4181条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0820号

蜀ICP备130254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