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参观
  • 展览
  • 科教
  • 信息
  • 典藏
  • 关于

儿童节

儿童节

01

06-2022

博物馆的力量——四川博物院走进草堂社区

作为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之一,围绕“博物馆的力量”主题,四川博物院发挥资源优势,开展走进社区读书活动。5月20日上午,读书活动在草堂社区举行。四川博物院向草堂社区赠送60册馆藏特色文物书籍,社区副书记戴骏向川博图书馆部王征副主任表达了衷心的感谢,表示在今后的社区教育中将用好这批图书,让居民们享有更加充实、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随后,四川博物院志愿者戴大庆老师,为现场几十位居民讲解了捐赠书籍中部分精品文物,包括《东汉二十四字砖》、《东汉陶说唱佣》、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初唐观音大士图》、宋赵佶《腊梅双禽图》等。戴老师通俗易懂,情绪饱满的讲解,赋予了文物丰富的内涵,使凝固的历史瞬间鲜活起来,激发了在场社区居民对文物及其背后故事的兴趣,纷纷称赞读书活动办得有意义、接地气,跟随文物穿越历史,不仅拓宽了知识面,更增强了文化自信。今后川博将一如既往地开展走进社区活动,继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民群众一起厚植家国情怀,在实践中不断释放博物馆力量。

24

05-2022

科技赋能文创 释放川博力量

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博物馆行业迎来了数字化时代,博物馆向公众提供的文化服务也被赋予了更多元和开放的属性。为进一步激发巴蜀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博物馆文创产业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满足公众多层次、多元化的精神文明需求,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四川博物院联合科技公司开展了“博物馆的力量”——华夏瑰宝数字文创发行活动。通过互联网展示和传播我院馆藏文物二次数字化创作后形成的全新数字记忆,以公众喜欢的方式使其感受到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本次发行的数字文创原型为四川博物院馆藏文物“东汉陶摇钱树”。为保证数字文创作品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创新性,川博文创团队仔细查阅相关文献研究成果和高清文物图片,对博物馆专家进行深度访谈,并联合科技公司利用计算机三维视觉技术,人工智能三维纹理模拟及重建技术,对文物进行了数字化模型重建,让深藏于库房的珍贵文物在数字世界得以整体重现。川博文创团队在此基础上,经过反复研究、讨论和修改,二次创作了陶质树座的绚丽色彩,在笔直的青铜树干上叠加了金色的纹理与反光的效果,凸显

24

05-2022

“三区三州”公益行,川博“大篷车”流动博物馆走进凉山

为认真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相关要求,充分发挥博物馆传播红色文化的功能和“文化铸魂”作用,将三区三州公益行活动走深、走实。四川博物院与共青团四川省委共同举办“川博携手共青团凉山行”活动。2022年5月17日,四川博物院 “大篷车”流动博物馆开进凉山州普格县螺髻山镇、普格县铁道兵希望学校、凉山州越西县文星村、越西县文星小学,深入群众聚居点。当地居民参观了“大篷车”文物展览,了解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红四方面军在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取得巨大成绩。四川博物院老师和当地志愿者结合展示的文物对党史、“异地搬迁”、“移风易俗”等政策进行了解读。同时,活动丰富了孩子们“四点半课堂”的内容,拓宽学生视野,助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普格县螺髻山镇群众参观文物越西县感恩社区彝族群众有序参观文物展示车同时,值成都筹备第31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之际,活动推出拓片、投壶、木射、射箭等互动活动,使当地群众和师生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提高群众文物保护意识。越西县感恩社区彝族

23

05-2022

小满

小满

21

05-2022

上一页 下一页
到第
共4181条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0820号

蜀ICP备130254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