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博介绍
- 领导介绍
- 机构设置
- 工会组织
-
部门风采
-
宣传营销部
- 荣誉奖项
-
陈列展览部
- 年鉴
-
公众服务部
- 工作照
-
文保中心
- 知识分享
- 荣誉奖项
- 年鉴
-
科教中心
- 荣誉奖项
-
宣传营销部
- 艺术风采
东汉陶持扇俑
一级文物,高61.4厘米,成都市郫县宋家林东汉砖墓。泥质黄灰陶,俑头与身可分开。发髻上左右各戴一花,面带笑容。左手持一扇于胸前,右手放于右膝,食指与中指带饰,着褶领大袖袍,袍纹饰清楚,袍上着朱红色。
08
11-2022

唐代三彩陶罐
三级文物,高17.2厘米,口径14厘米,底径11厘米。罐侈口,短颈,圆肩,腹下渐收,平底,器体浑圆饱满。白胎,口沿黄釉,肩腹部挂黄、绿、蓝三色釉,有流釉现象。唐三彩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
07
11-2022

新石器时代彩陶圈足碗
三级文物,高9.9厘米,口径13.5厘米,足径8.2厘米,1975年巫山大溪遗址出土。碗泥质红陶,胎较薄。侈口,深腹,下腹内收,圈足。器表施有一层红陶衣,碗外壁彩绘菱格纹、“》”形纹,圈足泛黑。大溪文化是长江中上游地区主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该器物是大溪文化的代表。
07
11-2022

新石器时代彩陶瓶
一级文物,高17.7厘米,口径6.2厘米,底径8.3厘米,1975年巫山大溪遗址出土。瓶泥质红陶,形似竹筒状,腰部略内弧收。卷沿唇口,平底。器表施有一层红陶衣,器身上部彩绘黑彩平行纹和绳索纹,图案简单而明了。该器物是大溪文化的代表,揭示了长江流域丰富多彩的彩陶文化。
07
11-2022

新石器时代彩陶罐
二级文物,高14.4厘米,腹围19.4厘米,口径11.2厘米,足径10.5厘米。1959年巫山大溪遗址出土。罐泥质红陶,侈口,短颈,鼓腹,平底。器表涂饰白陶衣,其上以红黑色弦纹绘饰五组花纹。器物造型特别,花纹颜色鲜艳,是大溪文化中难得的佳品。大溪文化是长江中上游地区主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07
11-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