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参观
  • 展览
  • 科教
  • 信息
  • 典藏
  • 关于

清石涛高睨摩空图轴

绢本,设色山水,远处绘高山峡谷中有一瀑布;近处绘山石,苍松挺拔。左侧山中房屋内一高士伏案于桌上;右侧绘一男子握竿站于桥上。右上端有作者题识:“资其任非措则可以神交古人,翩翩立世,非独以一面山川贿鬻笔墨,吾与此际请事无由,绝想亘古晦养操运,不啻天壤。及有得志,邈不知晓,使余空谷足音以全笔墨计者,不以一画以定千古,不得不以高睨摩空以拔尘斜,反使余狂,以世好自矫恐诞,印证古人,搜括良多,能无同乎?能有同乎?期之出处,亦可以无恨于笔墨矣。时癸未小寒,松风堂主人属清湘大涤子写于耕心草堂”,下钤朱文印“于今为庶为清门”、白文印“靖江后人”“大涤堂”三印。右下角钤白文长方印“搜尽奇峰打草稿”。裱边右下角有收藏印“质庵”、“罗文彬印”。癸未为康熙四十二年,1703,石涛时年62岁。“松风堂主人”即石涛晚年主要赞助人徽商程浚(字葛人,其在扬州寓所名“松风堂”,其子程鸣为石涛弟子)。款字书体可与石涛《游华阳山图轴》相印证,是石涛晚年一件重要作品。”

07

11-2022

四川博物院院长韦荃在“全国博物馆业务综合培训班”开讲

11月4日晚上,四川博物院院长、研究馆员韦荃做客“全国博物馆业务综合培训班”,为观众带来 “解读馆藏文物保护修复的相关概念和原则”线上讲座。讲座伊始,韦荃院长以图文的形式对文物、文物价值及分类、文物风险、文物的科学认知 、修旧如旧等概念进行了阐释,随后结合亲身经历的修复项目案例以及研究成果对文物修复的可识别性原则、修复材料近似原则 、再处理性原则(可逆性)、真实性原则进行了深度解析和经验分享,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可操作的实践经验,对提升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人员的综合素质、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指导性。最后,在提问环节,韦荃院长就听众留言提到的文物保护修复人才、社教活动等一一做了解答。韦荃院长指出,文物保护修复是文物工作的基础,修复文物要尊重历史、科学和艺术,尊重文物的真实性。对文物的修复是一个研究的过程,是一个用心、用情的过程,这样才对得起文保工作者的称谓,才是对文化遗产的尊重。据悉,此次线上培训班由人民文博主办,文博圈承办,于2022 年 10 

05

11-2022

《竞出东方——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特展》系列学术讲座圆满收官

2022年11月4日晚7点,《竞出东方——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特展》系列学术讲座迎来收官之讲。四川博物院诚邀成都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宋秀平,为线上观众们带来了精彩的《礼仪的规范 公平的竞技:中国古代体育的文化特征》讲座。本场讲座由四川博物院副院长谢丹主持。宋教授首先厘清了体育文化与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概念:体育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长,受不同历史环境与文化背景影响,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域的体育在不同时代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与特征。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丰富灿烂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也创造了完全可以与古希腊罗马体育媲美的古代体育文化。中国古代体育从项群分类上大致可分为史前体育、中国古代武艺武术、中国古代球类运动、中国古代体育游戏与表演体育、中国古代导引行气、中国古代棋弈博戏。宋教授以壁画、画像石、陶俑、绢画、雕砖等代表性文物为线索,与历代文献相互对照,引导观众从项目特色、活动形态、

04

11-2022

现代木漆糌粑盒

盒用整木凿成。广口,鼓形腹,盖似倒扣的木碗,圆底。盒身上部用髹金漆万字纹,盖面髹金漆双龙戏珠纹。藏族日常生活用品,主要用于存放糌粑。

03

11-2022

晚唐释迦佛铜像

铜质。螺发,大耳,额有白毫。身披袒右肩袈裟,左手托于腹前,右手施与愿印,结跏趺坐于莲台,下承瑞兽方形须弥座。此为典型的斯瓦特风格造像。

03

11-2022

上一页 下一页
到第
共4181条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0820号

蜀ICP备130254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