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参观
  • 展览
  • 科教
  • 信息
  • 典藏
  • 关于

四川博物院2022年度"小小讲解员及成人志愿者年终总结大会"顺利召开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四川博物院志愿精神,进一步推进四川博物院志愿者团队建设,加强博物馆志愿者长效机制,总结2022年志愿者重点工作,公众服务部分别于2023年1月5日下午及1月7日上午组织召开“四川博物院2022年度小小讲解员新年活动”、“成人志愿者总结表彰大会”。“‘大展宏兔’小小讲解员新年活动”共有“小小活力”“小小主力”共计80余名同学和家长参与,主持人暨管理老师赵国美对全体小小讲解员2022年度招募、培训以及服务等相关工作进行总结并对同学们积极服务的热情给予了高度评价。本次活动旨在辞旧迎新之际为同学们创造游戏体验、娱乐学习、快乐服务的氛围,继12月赴三苏祠考察学习后,又于活动当天开展了“高山仰止,回望东坡”苏轼文物主题特展的专场讲解学习,旨在以乐观豁达、志趣高远的“东坡”精神,传递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少年”情怀,用“责任、坚持、希望和爱”倾注于少年志愿服务。此外为展现传统佳节魅力和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今年

11

01-2023

如果国宝会说话之云端雅集 遇见东坡

这是传递千年苏轼对成都的留言,也有人说《鹊桥仙·七夕和苏坚韵》便是苏轼在七夕写给成都的“情书”。成都入了他的诗词,进了他的心,“成都,西南大都会也”则将他的成都情结表露无遗。 苏轼,大文豪,四川眉山岷江岸走来的旷世奇才,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他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代表;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一生著述繁富,成绩斐然的欧阳修初见苏轼就评价“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更发出“老夫当避路”的感叹。

09

01-2023

《高山仰止 回望东坡——苏轼主题文物特展》第四场学术讲座开讲

2023年1月5日晚7点,《高山仰止 回望东坡——苏轼主题文物特展》第四场学术讲座如期上线。四川博物院首席专家魏学峰研究员为线上观众带来了精彩的《苏轼书画艺术与审美》讲座。本场讲座由四川博物院副院长谢丹主持。讲座中,魏学峰研究员通过对苏轼的书法代表作的鉴赏,结合对苏轼书法理念的梳理与归纳,指出苏轼作为宋代“尚意”派书法的创导者,将宋代书法带入了全新的天地。魏老师别具匠心地摘取了苏轼的几句话来概括“尚意”书风的核心审美观点:“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书无意于佳乃佳”、“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也就是说,“意”成为书法创作的灵魂,注重内在的精神追求与主观情感,将自己的心境寄情于笔墨之间,鼓励创新、张扬个性、崇尚自然。在宋代,“尚意”精神的影响远远超越书法的范畴,而是主导了诗、词、画、文等文化艺术门类的创作,风靡于整个文化领域,由此书写了中国文化艺术史上最绚丽多彩的一页篇章。讲座结束后,广大线上观众踊跃提问,魏学峰研究员一一细致解答。此次讲座通过四川博物院官方微博平

05

01-2023

《高山仰止 回望东坡——苏轼主题文物特展》第四场学术讲座开讲

2023年1月5日晚7点,《高山仰止 回望东坡——苏轼主题文物特展》第四场学术讲座如期上线。四川博物院首席专家魏学峰研究员为线上观众带来了精彩的《苏轼书画艺术与审美》讲座。本场讲座由四川博物院副院长谢丹主持。讲座中,魏学峰研究员通过对苏轼的书法代表作的鉴赏,结合对苏轼书法理念的梳理与归纳,指出苏轼作为宋代“尚意”派书法的创导者,将宋代书法带入了全新的天地。魏老师别具匠心地摘取了苏轼的几句话来概括“尚意”书风的核心审美观点:“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书无意于佳乃佳”、“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也就是说,“意”成为书法创作的灵魂,注重内在的精神追求与主观情感,将自己的心境寄情于笔墨之间,鼓励创新、张扬个性、崇尚自然。在宋代,“尚意”精神的影响远远超越书法的范畴,而是主导了诗、词、画、文等文化艺术门类的创作,风靡于整个文化领域,由此书写了中国文化艺术史上最绚丽多彩的一页篇章。讲座结束后,广大线上观众踊跃提问,魏学峰研究员一一细致解答。此次讲座通过四川博物院官方微博平

05

01-2023

小寒

小寒

05

01-2023

上一页 下一页
到第
共4181条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0820号

蜀ICP备130254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