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参观
  • 展览
  • 科教
  • 信息
  • 典藏
  • 关于

四川博物院“抓消防安全 保高质量发展”消防安全培训

为进一步贯彻《四川省文物行业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实施方案》通知要求,提高职工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四川博物院文物和职工生命财产的安全。2023年5月22日上午,我院邀请了消防专业教官开展“抓消防安全、保高质量发展”消防安全培训。消防教官利用图片及视频,通过近期发生的火灾事故案例,系统讲解了如何预防火灾以及灾后如何自救、逃生等知识。重点讲解了在发生频率高、危害严重的汽车自燃、住房电气、煤气引发的火灾中如何逃生自救。讲座深入浅出,既有理论又有实例,很多火灾让人触目惊心,使大家从中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提高了职工们消防安全防范意识。讲座结束后,全院职工来到园区篮球场旁进行灭火技能的专项培训。消防教官演示了如何安全正确使用干粉灭火器,针对个别职工错误的灭火方法进行及时纠正。随后,职工们积极参与了灭火的实操演练。通过演练,职工们掌握了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及灭火技巧,增强火灾处置的能力,懂得了初始阶段控制火势,防止火灾形成的经验。通过消防教官生动的讲解和职工们现场亲身参与灭火演练,

22

05-2023

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全国主会场四川博物院喜获两项大奖

5月18日,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福建博物院举办。活动现场,四川博物院、四川省诗书画院、眉山三苏祠博物馆联合承办的“高山仰止 回望东坡——苏轼主题文物特展”喜提“第二十届(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优胜奖”。四川博物院“盛世莲开——中国文化中的莲荷意象表达”荣获2023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高山仰止 回望东坡——苏轼主题文物特展”于去年11月29日在四川博物院开幕,作为年度压轴大展,也是四川博物院截至目前举办的展线最长、展厅面积最大、沉浸式体验场景最丰富的大型专题展览。展览汇聚了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等39家博物馆珍藏的苏轼主题相关文物274件,其中一级文物达39件。以苏轼人生重要经历为主线,运用投影、场景式模型、互动体验等高科技多媒体辅助展示,多角度刻画出苏轼博学、高尚、雅志、乐观、豁达的形象,勾勒出一个生动而立体的苏轼。展览社会影响力巨大,线下观众40余万人次,线上覆盖用户4亿7829011人次,引发

19

05-2023

迎大运 游四川 “518国际博物馆日”四川博物院花样多

为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物活化利用,传承、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增强文化自信,5月18日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之际,四川博物院紧紧围绕“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这一主题,策划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文博文化类惠民活动,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致力于可持续性发展和人们的美好生活,带领观众感受博物馆在新时代呈现的奇妙之“变”。重磅展览一览千年巴蜀风光。5月18日,四川博物院常设新展《古代四川——两晋至唐五代时期》正式开展,展览作为四川博物院基本陈列“四川通史展”继远古时期、先秦时期、秦汉三国时期之后的第四部分,共展出340余件文物。配合展览,川博还在线上举行了“迎大运 游四川”探馆逛展特别导赏活动,讲解员带领观众走进古蜀两晋南北朝与隋唐五代的千秋文化,在博物馆里一览千年巴蜀的风光。传统体验项目推陈出新。公益鉴赏、公益鉴定、走进文保中心等作为川博每年5·18必备体验活动,今年也再次升级。

19

05-2023

“5.18国际博物馆日”公益学术讲座精彩开讲

作为四川博物院“迎大运·游四川”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之一,2023年5月18日下午2点半至5点半,“南北朝与唐五代时期的四川与成都”专题讲座在四川博物院学术报告厅举行。四川大学杰出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霍巍,受邀为观众们带来了精彩的《九天开出一成都:南北朝与唐五代时期的古都文化》讲座。本场讲座由四川博物院院长韦荃主持。讲座伊始,霍巍教授以宏大的视野,把历史视角回溯到了三星堆文化时期,梳理了两晋以前成都、四川地区的历史前世。然后,他结合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以丝绸、早期佛教的传入、丝绸之路青海道(河南道)、四川地区出土南朝佛教造像、有翼神兽等为例,解读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四川与成都及其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霍巍教授再以成都的城市布局、丝绸上的“陵阳公样”、雕版印刷术、成都地区兴盛的寺院、邛窑瓷器、成都地区的大佛造像、前蜀王建永陵的考古与文物、后蜀石经等为证据,为我们讲述了隋唐五代时期成都的古都文化。讲座最后,霍教授联系到“一带一路”,指出成都的城市文化、城市精神有

18

05-2023

“5.18国际博物馆日”公益学术讲座精彩开讲

作为四川博物院“迎大运·游四川”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之一,2023年5月18日下午2点半至5点半,“南北朝与唐五代时期的四川与成都”专题讲座在四川博物院学术报告厅举行。四川大学杰出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霍巍,受邀为观众们带来了精彩的《九天开出一成都:南北朝与唐五代时期的古都文化》讲座。本场讲座由四川博物院院长韦荃主持。讲座伊始,霍巍教授以宏大的视野,把历史视角回溯到了三星堆文化时期,梳理了两晋以前成都、四川地区的历史前世。然后,他结合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以丝绸、早期佛教的传入、丝绸之路青海道(河南道)、四川地区出土南朝佛教造像、有翼神兽等为例,解读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四川与成都及其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霍巍教授再以成都的城市布局、丝绸上的“陵阳公样”、雕版印刷术、成都地区兴盛的寺院、邛窑瓷器、成都地区的大佛造像、前蜀王建永陵的考古与文物、后蜀石经等为证据,为我们讲述了隋唐五代时期成都的古都文化。讲座最后,霍教授联系到“一带一路”,指出成都的城市文化、城市精神

18

05-2023

上一页 下一页
到第
共4181条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0820号

蜀ICP备130254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