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参观
  • 展览
  • 科教
  • 信息
  • 典藏
  • 关于

四川博物院关于优化参观秩序的公告

为给公众提供安全、文明、有序的参观环境,保护好文化遗产,川博持续加大便民服务措施,不断优化服务条件,保障公众有一份美好的参观体验。一、参观限额从2023年7月15日起至8月31日,四川博物院试行“预约、限流”措施,每日散客限10000人次(含特殊群体),团队限1200人次,观众须提前进行实名制预约,现场凭身份证原件或线上预约二维码检票入馆。“四川博物院”微信公众号是预约参观的唯一平台,四川博物院从未委托、授权任何第三方代理机构预约参观及讲解服务,请观众注意甄别。 退票及爽约制度如个人及团体观众无法按时到馆参观,请至少提前2小时取消预约,爽约1次,30天内将无法预约门票。 公众服务与措施1.延时开放:7月1日——8月31日期间四川博物院实行延时开放,开放时间:9:00——18:30(18:00停止入馆)。每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2.特殊群体便捷通道:6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可直接刷身份证原件入馆。现役军人、残障人士及特殊群体可持有效证件原件,展馆入口处提供现

12

07-2023

2023年四川博物院第十七届小小讲解员录取名单

本次招募于2023年7月8日顺利完成,初选60名同学加入“小小萌新”并将于2023年7月18日至23日开展为期5天的暑期基础性培训,录取“小小萌新”成员将于三个工作日内收到电话通知并请于2023年7月13日——7月16日9:00——17:00前往四川博物院公众服务部领取培训资料。录取名单见下表:(排名不分先后) 四川博物院17届小小讲解员录取名单 姓 名 学  校 姓 名 学  校 刘子愚 清波小学 廖艺锦 成都市光荣小学 郝艺凯 人北实验小学 罗淇龄 西川实验小学 张宸溪 锦一附小 宛吉超 成都市石室小学 刘鑫茜 大丰小学

11

07-2023

2023年四川博物院第十七届小小讲解员录取名单

本次招募于2023年7月8日顺利完成,初选60名同学加入“小小萌新”并将于2023年7月18日至23日开展为期5天的暑期基础性培训,录取“小小萌新”成员将于三个工作日内收到电话通知并请于2023年7月13日——7月16日9:00——17:00前往四川博物院公众服务部领取培训资料。录取名单见下表:(排名不分先后) 四川博物院17届小小讲解员录取名单 姓 名 学  校 姓 名 学  校 刘子愚 清波小学 廖艺锦 成都市光荣小学 郝艺凯 人北实验小学 罗淇龄 西川实验小学 张宸溪 锦一附小 宛吉超 成都市石室小学 刘鑫茜 大丰小学

11

07-2023

“盛世莲开——中国文化中的莲荷意象特展”第二场学术讲座精彩开讲

2023年7月8日下午2点半,“盛世莲开——中国文化中的莲荷意象特展”系列学术讲座第二讲在四川博物院学术报告厅精彩开讲。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潘殊闲教授,受邀为观众们带来了题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莲荷意象》的专题讲座。中国是莲荷的原乡,中国“土生土长”的莲荷很早就与文学结缘,早在先秦时期,莲荷意象就进入《诗经》与《楚辞》,《离骚》中的“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即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以此为源,潘教授带领大家领略了《汉乐府·江南》、王昌龄《采莲曲》、李白《采莲曲》、杨万里《小池》、苏轼《赠刘景文》、柳永《望海潮》、李清照《如梦令·酒兴》等名篇中的莲荷意象之美,再以丰富多彩的诗词为例,归纳与整理出中国古典诗词中莲荷意象的人格书写与情感表达:写进诗词中的莲荷,大多已经拟人化,具有“比德”思维特征下的高洁、爱情、美好、女性等特质。此外,本来具有较大差异的儒、释、道三家,由于中华文化鲜明的融合性,对于莲荷的理解、认知与表达,则完全相通。在讲座的最后,潘教授指出,莲荷文化就在我们身边,莲荷所

08

07-2023

“盛世莲开——中国文化中的莲荷意象特展”第二场学术讲座精彩开讲

2023年7月8日下午2点半,“盛世莲开——中国文化中的莲荷意象特展”系列学术讲座第二讲在四川博物院学术报告厅精彩开讲。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潘殊闲教授,受邀为观众们带来了题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莲荷意象》的专题讲座。中国是莲荷的原乡,中国“土生土长”的莲荷很早就与文学结缘,早在先秦时期,莲荷意象就进入《诗经》与《楚辞》,《离骚》中的“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即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以此为源,潘教授带领大家领略了《汉乐府·江南》、王昌龄《采莲曲》、李白《采莲曲》、杨万里《小池》、苏轼《赠刘景文》、柳永《望海潮》、李清照《如梦令·酒兴》等名篇中的莲荷意象之美,再以丰富多彩的诗词为例,归纳与整理出中国古典诗词中莲荷意象的人格书写与情感表达:写进诗词中的莲荷,大多已经拟人化,具有“比德”思维特征下的高洁、爱情、美好、女性等特质。此外,本来具有较大差异的儒、释、道三家,由于中华文化鲜明的融合性,对于莲荷的理解、认知与表达,则完全相通。在讲座的最后,潘教授指出,莲荷文化就在我们身边,莲荷所

08

07-2023

上一页 下一页
到第
共4181条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0820号

蜀ICP备130254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