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参观
  • 展览
  • 科教
  • 信息
  • 典藏
  • 关于
开放时间

9:00-18:30

每周二至周日

(18:00停止入馆)

每周一闭馆

(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如有需要临时闭馆,届时将告知公众

参观指南
立即预约

29/08

2025

四川博物院2025年书画文物修复培训班开班:以匠心守护文化瑰宝

为深入贯彻我院发展规划,强力推进“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四川省文旅重点实验室”建设,全方位提升纸质文物保护修复人员业务能力,精准培养相关紧缺保护修复人才,四川博物院(纸质文物保护修复和文物保存环境监(检)测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重点实验室)在2024年成功举办第一期书画修复“师带徒”专题培训班并圆满结业后,乘势而上,今年8月开启“2025年四川省书画文物修复培训班”。此次培训旨在巩固前期成果、拓展培训边界,着重提升地市州各兄弟单位书画文物修复领域骨干力量的专业能力,推动书画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大步迈进,促进各单位间的成果共享与交流。本次培训班特别邀请到故宫博物院原文保科技部书画修复组组长、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国家非遗传承人杨泽华研究馆员到班授课。杨泽华老师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在古字画装裱修复领域深耕多年,其精湛技艺和深厚造诣闻名遐迩,凭借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学员们搭建起一座连接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为本次培训班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本期课程紧扣绢本/纸本

27/08

2025

四川-意大利文物科技保护学术交流活动在四川博物院举行

2025年8月25日,四川-意大利文物科技保护学术交流活动在四川博物院举行。本次活动由四川省文物局与意大利驻重庆总领事馆共同推动,四川博物院承办,旨在深化中意两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科技合作与学术对话。四川省文物局局长唐飞、意大利驻重庆总领事施启帆(Fabio Schina)、欧洲科学院院士皮耶罗·巴廖尼(Piero Baglioni)、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高分子研究所主任研究员马里诺·拉沃尼亚(Marino Lavorgna)、四川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李光宪及四川博物院副院长谢振斌等专家学者出席活动。活动伊始,中、意方专家一行参观了四川博物院文保中心,详细了解四川在文物预防性保护、材料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实践成果。在随后的学术交流环节,施启帆总领事在致辞中表示,意大利和四川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拥有广泛的合作空间,此次交流是双方落实文化合作备忘录的具体行动,将进一步推动实质性项目合作交流会上,来自中意双方的3名专家学者分别做主题报告。欧洲科学院院士、佛罗伦萨大学教授皮耶罗·巴廖尼系统介绍了纳

22/08

2025

“伟大胜利 川渝贡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展”首场学术讲座精彩开讲

讲好抗战故事,弘扬抗战精神。8月22日下午2点半,“伟大胜利 川渝贡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展”首场学术讲座于四川博物院学术报告厅顺利开讲。军事科学院解放军党史军史研究中心退役大校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潘玉龙作了题为《人民的选择 历史的必然——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是怎样赢得战争赢得人民的?》的精彩讲座。我院干部职工、相关文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草堂路社区党员干部等150余人聆听了讲座。本场讲座由四川博物院副院长钟玲主持。近代以来,中国始终面临着两个相互联系的时代课题:一是争取民族独立自由;二是实现国家民主富强。讲座伊始,彭玉龙研究员提出了重要论断:抗日战争不仅是争取独立与解放的民族战争,而且是追求民主与进步的深刻社会变革,他的讲授也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和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力量的相互消长这两个维度展开。在抗日不抗日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举起了全民族奋起抗战的第一面旗帜,担当了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先锋队。在依靠谁抗日的问题上,中国共

临时展览
  • 传承 创新 发展:四川博物院社会教育展

    地点

    临时展厅4(2楼)

    2025

    02.18

  • 纹脉绵长——四川各民族文物上的吉祥图案特展

    地点

    临展1厅(1楼)

    2025

    04.30

    2025

    08.31

  • 传奇之旅:马可波罗与丝绸之路上的世界

    地点

    临展1厅(1楼)

    2024

    12.21

    2025

    04.15

  • 四川博物院藏张大千敦煌文物展

    地点

    临展1厅(1楼)

    2024

    12.18

    2025

    03.31

  • 雄关古道 经纬中华——大蜀道上的天地人与中国精神

    地点

    临展3厅(3楼)

    2024

    07.28

    2024

    11.03

馆藏精品

陶瓷类

石刻类

金属雕刻类

书画碑帖类

近现代类

民俗类

民族类

文创产品
象首耳小夜灯
“象首耳小夜灯”是基于四川博物院镇馆之宝“西周象首耳纹铜罍”转化、设计、研发的一款文创产品,由38个部件通过榫卯拼装成为一件极具创意的小夜灯,用别致的方式展现四川博物院馆藏文物“西周象首耳纹铜罍”的独特魅力。

Meet

Sichuan Museum

遇见四川博物院

虎势茶刀
战国兽面纹铜戈,以铜戈为形,搭配竹节状握柄,将战国势破千军的武器戈,巧妙转化为手中享茶好物。

Meet

Sichuan Museum

遇见四川博物院

嵌错宴乐攻战纹铜壶链型书签
此壶图案内容丰富多彩,生动地反映了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巴蜀大地上生产、生活、军事、礼俗的场面。在这件高仅40.3厘米的壶面上,刻画200多个人的形象和配景,表现了制造者超高的技艺,同时显示了巴蜀地区独特、精湛的嵌错工艺。

Meet

Sichuan Museum

遇见四川博物院

象首耳兽面纹铜罍链型书签
象首耳兽面纹铜罍是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的大型盛酒器和礼器,同时也是巴蜀文化重最重要的青铜礼器。此罍纹饰主体突出,布局对称,构成瑰丽繁缛的图案,颇为生动。对青铜纹样二次创作作为主图案,底纹使用各式青铜纹样组合而成。采用烫银工艺制作,显得沉稳、精致。​

Meet

Sichuan Museum

遇见四川博物院

蜀印•蚕项链
自古男耕女织,昼出耕田夜绩麻的劳作虽清苦,却承载着最朴实坚贞的爱情。穿越千载的古蚕图案,为爱承诺——缠绵相依,不离不弃。圆形吊坠,立体浮雕,复古做旧工艺,赋予独特的色泽与质感,手工链点缀铃铛,远古神秘与现代浪漫交织。

Meet

Sichuan Museum

遇见四川博物院

查看更多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0820号

蜀ICP备130254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