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参观
  • 展览
  • 科教
  • 信息
  • 典藏
  • 关于
开放时间

9:00-17:00

每周二至周日

(16:00停止入馆)

每周一闭馆

(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如有需要临时闭馆,届时将告知公众

参观指南
立即预约

31/10

2025

预告!全球大咖云集成都,这场张大千艺术研究国际学术盛宴即将启幕!

为进一步推动张大千艺术的国际交流与研究,充分活化利用院藏张大千文物资源,提升张大千与敦煌艺术的国际影响力,打造传统文化保护与学术研究的标杆,四川博物院“张大千艺术国际研究中心”2025年国际学术研讨活动,将于11月5日—11月7日在成都金河宾馆隆重举办!届时全球文博界、艺术界的目光,将一同聚焦这场传统文化与国际学术碰撞的盛会。一、活动核心信息速览活动主题:“张大千与敦煌”指导单位:四川省文物局支持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四川大学哲学系主办单位:四川博物院、敦煌研究院、内江市张大千纪念馆承办单位:四川博物院“张大千艺术国际研究中心”协办单位: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峨眉山博物馆二、五大重磅亮点,提前锁定精彩1.国际大咖阵容集结:来自中国(含港澳台地区)、美国、德国、巴西、加拿大等国家与地区的学者,海内外张大千艺术研究权威专家,以及张大千外孙女等重要嘉宾齐聚,共话艺术传承。2.珍贵研究成果发布:《张大千艺术研究(第一辑)》《石壁丹青: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集》《大千敦煌——敦煌笔记》三部新书首

31/10

2025

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第九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成都隆重开幕

2025年10月30日上午,由四川省文物局支持,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主办、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四川博物院承办,成都东部新区管理委员会教育卫健和文旅体局、三星堆博物馆、青城山—都江堰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协办的“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第九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四川成都隆重开幕。本届会议主题为“增进东亚地区文化遗产保护科学领域交流”,旨在推动东亚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深化合作,促进区域文明互鉴与可持续发展。来自中、日、韩三国的两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45位代表将在大会上作学术报告,130位代表将研究成果做海报展示。大会合影共谋区域文化遗产保护新愿景,共绘合作蓝图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司长罗静出席并致辞,他在讲话中指出,东亚文化遗产保护面临气候变化、自然灾害与快速城市化等共同挑战,唯有依靠区域协同与科技赋能才能实现有效保护与永续传承。还特别介绍了中国在文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方面的最新进展——建设多处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创新基地、实

28/10

2025

四川博物院关于征集红军长征相关文物史料的公告

2026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将迎来胜利90周年。这场伟大远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凝结了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敢于胜利的革命风范。四川作为红军长征途经地域广、时间长、发生重要事件多的重要省份,承载着深厚的红色记忆,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与珍贵的红色印记。为深入挖掘、系统保护、充分利用好长征文物资源,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丰富我院长征主题馆藏,提升相关展陈与研究水平,以更加生动、深刻的方式向公众展现长征的辉煌历程与时代价值,在长征胜利90周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即将来临之际,四川博物院现诚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与红军长征相关的各类文物史料。具体事项公告如下:一、征集范围凡与红军长征(主要指红一、二、四方面军在四川及周边区域的活动)相关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实物与资料,均在征集之列。主要包括:(一)实物类:1.武器装备:包括红军使用过的枪支、弹药、大刀、长矛、土炮、军刀、配件等。2.生活用品:包括

临时展览
  • 传承 创新 发展:四川博物院社会教育展

    地点

    临时展厅4(2楼)

    2025

    02.18

  • 纹脉绵长——四川各民族文物上的吉祥图案特展

    地点

    临展1厅(1楼)

    2025

    04.30

    2025

    08.31

  • 传奇之旅:马可波罗与丝绸之路上的世界

    地点

    临展1厅(1楼)

    2024

    12.21

    2025

    04.15

  • 四川博物院藏张大千敦煌文物展

    地点

    临展1厅(1楼)

    2024

    12.18

    2025

    03.31

  • 雄关古道 经纬中华——大蜀道上的天地人与中国精神

    地点

    临展3厅(3楼)

    2024

    07.28

    2024

    11.03

馆藏精品

陶瓷类

石刻类

金属雕刻类

书画碑帖类

近现代类

民俗类

民族类

文创产品
象首耳小夜灯
“象首耳小夜灯”是基于四川博物院镇馆之宝“西周象首耳纹铜罍”转化、设计、研发的一款文创产品,由38个部件通过榫卯拼装成为一件极具创意的小夜灯,用别致的方式展现四川博物院馆藏文物“西周象首耳纹铜罍”的独特魅力。

Meet

Sichuan Museum

遇见四川博物院

虎势茶刀
战国兽面纹铜戈,以铜戈为形,搭配竹节状握柄,将战国势破千军的武器戈,巧妙转化为手中享茶好物。

Meet

Sichuan Museum

遇见四川博物院

嵌错宴乐攻战纹铜壶链型书签
此壶图案内容丰富多彩,生动地反映了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巴蜀大地上生产、生活、军事、礼俗的场面。在这件高仅40.3厘米的壶面上,刻画200多个人的形象和配景,表现了制造者超高的技艺,同时显示了巴蜀地区独特、精湛的嵌错工艺。

Meet

Sichuan Museum

遇见四川博物院

象首耳兽面纹铜罍链型书签
象首耳兽面纹铜罍是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的大型盛酒器和礼器,同时也是巴蜀文化重最重要的青铜礼器。此罍纹饰主体突出,布局对称,构成瑰丽繁缛的图案,颇为生动。对青铜纹样二次创作作为主图案,底纹使用各式青铜纹样组合而成。采用烫银工艺制作,显得沉稳、精致。​

Meet

Sichuan Museum

遇见四川博物院

蜀印•蚕项链
自古男耕女织,昼出耕田夜绩麻的劳作虽清苦,却承载着最朴实坚贞的爱情。穿越千载的古蚕图案,为爱承诺——缠绵相依,不离不弃。圆形吊坠,立体浮雕,复古做旧工艺,赋予独特的色泽与质感,手工链点缀铃铛,远古神秘与现代浪漫交织。

Meet

Sichuan Museum

遇见四川博物院

查看更多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0820号

蜀ICP备13025498号-1